在辦公樓等大型空間治理項目中,客戶可通過企業自主研發的微信小程序,實時查看施工進度、人員安排及治理流程,實現全過程可視化管理。治理完成后,系統自動生成電子質保書,清晰記錄服務信息與質量承諾,確保服務可追溯、效果有保障。
第一,加速產品服務化轉型。著力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的協同融合,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模式,從單純的產品出口升級為“智能產品+數字化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可通過政策激勵與資金支持,重點支持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龍頭企業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企業設備智能化改造和云端系統開發給予適當補貼,減輕技術應用成本壓力。
學校教師主導教材內容體系設計、知識內容編撰與科學性把控,確保內容契合專業教學標準與人才培養目標。出版社負責底層技術框架搭建、編輯審校、版式優化(符合用戶閱讀習慣與認知規律)、數字互動功能實現及出版發行流程,保障教材的規范性、可用性與共享性。技術企業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負責交互式數字資源(如動畫、模擬仿真、測評工具等)的開發與集成,提升教材的技術含量與互動體驗。行業企業提供真實行業案例、前沿技術動態與崗位能力需求信息,確保教材內容的職業導向性、前瞻性與實踐性。學生代表作為核心用戶全程參與測試與反饋,從用戶體驗角度提出優化建議,如界面友好度、操作便捷性、學習路徑適配性等,以增強教材適用性與用戶黏性。
智能制造與數字工廠技術實驗室(Lab of IMDFT)面向國內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工業設備聯網、網絡物流平臺、嵌入式檢測裝置、數據挖掘分析、機器視覺檢測等領域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并承擔相關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實驗室與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秦皇島金海糧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著名企業有著長期的合作。研發團隊主要由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組成,是學院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實驗室的一系列成果如數控機床信息可視化系統、鑄鋁輪轂三維激光掃描儀、物流服務預約交付網絡平臺等,已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